APP下载

导演:韩寒

主演:冯绍峰 / 陈柏霖 / 钟汉良 / 王珞丹 / 袁泉 /

上映日期:2014-07-24

《后会无期》和韩寒的小说一样,给了一个文艺的故事背景设定,但是语言却是粗粝的,甚至说低俗也可以。看过韩寒小说的朋友应该了解,他的梗概不需要太强,甚至路线都无需既定好,故事线索没有郭敬明那么清晰,但随心所欲纵情自然才是他的本性,今天决定写爱情,可能写着写着就变成搞笑段子了,回过头可能还要压一句经典评论,所以说韩寒是段子手的老祖宗也丝毫不为过。众所周知,韩寒是一个随性到叛逆的人,从孩童时期就大胆忤逆天朝教育,到后来写书、赛车一切都任性到无以复加,但叛逆的外表背后却是一个个饱满充盈的理想。如果说郭敬明的价值观是远在云端的,那么韩寒更像是活在当下,不喜欢的事情为什么要去做,而喜欢的事情为什么不马上去做?这部电影也一样,你只知道这是一部公路片,但你知道主线是什么吗?你不知道。心灵救赎?亡命天涯?爱的私奔?看起来都像,但又都不是,我不敢妄加揣测,但江河和浩汉在我看来就是韩寒自己。

江河和浩汉就这样开始了一场真正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当然丢了的胡生也不能忘记。。。浩汉是一个貌似粗犷玩世不恭的糙汉子,江河则是一个内心静谧处世不惊的文青男,这样两个性格迥异的人踏上旅途少不了的自然是处世观的摩擦碰撞。先说江河,面对突如其来的艳遇,他也会束手无策,内心的纯洁眼看着不容侵犯,但其实他内心的刚毅却是浩汉望尘莫及的,他对苏米说的一字一句慢条斯理却铿锵有力,我是女人也会爱上这样的男人。再说浩汉,做起事风风火火,说起话头头是道,但最玩不转的就是他,书信传情多年的假想恋人竟是失散多年的姐姐,被人卖了还帮人笑着数钱却以为自己最不会看错人,你说江河不适合在这个社会生存,但说的时候自己心里也会猛的紧一下吧。而这两人对我来说,就是韩寒自己。私以为韩寒的文字就像是浩汉,粗粝而不失幽默,但他骨子里的情感却更像江河,藏得很深,不易解读。《一代宗师》教会了我这个世界上的人还有面子和里子之分,如果说浩汉是韩寒的面子,那么江河才是韩寒的里子。“我”有的时候看起来真的就如我看到的那样么,对自我的认知有没有随着旅途的行进而质疑?看起来不光彩的人不见得就见不得人,而往往看似理想最崇高的人却是行事最卑劣的人。影片里贾樟柯台词不多,却字字珠玑,最能看穿影片本质的就是他的话,“看你就不像个好人,没想到你连坏人都不是”,“大家都是没本事的人,就各走各路吧。”“小孩子才分对错,成人只看利弊”,我们喝过了太多的心灵鸡汤,以为这个世界足够美好,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但有可能上帝给你打开窗的时候外面下的雨就恰巧淋湿了你刚买的地毯。

当隔壁的孩子陶醉在《小时代》的纸醉金迷,我却为一段不知情之所起的旅程倾心。书也好,电影也罢,有些你看过便忘了,有些你总会记得些什么。我不敢说这电影有多好,但至少我愿意跟着他们历经这一段心灵的洗礼。旅行中总会有目的明确的人,有找寻方向的人,也有无所谓去留的人;就如同看电影,有想看出门道的人,有跟着看热闹的人,也有看不看懂都无所谓,经历过就好的人,我自问不是第一种,更不想做第二种,能做第三种,我已很知足。

蛮好看的公路片,时不时地冒一下韩寒坏坏的小狡黠。
本来有点鄙视韩寒的小说,想不到电影拍的让人惊喜,满满都是读书人的幽默,估计读书少的人不会喜欢
“韩寒怎么能把演员都拍得那么man,而郭敬明把演员都拍得那么娘?我以前从来不觉得柯震东娘的……”电影散场,邻座的观众如是说。这评价很精辟啊!相隔仅一周,两位80后作家韩寒和郭敬明分别将自己的电影搬上荧屏,娱乐大战已拉开帷幕。作为旁观一员的我,不敢粗暴评论两部电影的成败,就侃侃两部电影的性别视角好了。如果说电影也有性别的话,那么,《后会无期》和《小时代3》就是偏男性化和偏女性化的差异呈现
不够好可是有意思,通过此片俺深刻地认识到从写好故事到拍好故事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最喜欢的片段是汉良兄,如果全世界只有一个人能听懂你唯一的密语,你还会不会骗他?我去查了,世上没有一颗卫星的代码叫NT3M5P,果然有文化的骗子最可怕吖……导演总想灌观众心灵鸡汤,可又怕别人反抗,每次正经完都要搞点小动作、冷幽默化解下,成熟的大人嘛当然既知对错也懂分利弊,导演啊~我们都是您的小精灵~~请坚持您爱的心灵小鸡汤,下次再会!
我发现评论里很多人说不理解, 不明白,看不懂,你以为你是什么,看个电影就全懂,看懂了就说导演肤浅,这类人别随便看文艺片了,去看点变形金刚啊什么的吧,看看特效得了.
偶然看的,很喜欢这样的文艺片,笑点很多,演员都是挺喜欢的。
首先不喜欢阴郁的基调,另外这部电影到底想说点啥?现实很残酷很险恶,要小心要接受?
太文艺了,好难懂~~歌很好听~~
经典台词很多
韩寒的处女作电影,很有诚意。起点也比较高。公路片的样式很有感觉,也有内涵。不足之处是电影语言还相对比较简单。故事讲述的力度不够。
有些人生而就是堕落无追求,并美其名曰文艺,我虽然厌恶但没资格鄙视他们,因为自己每天也只是局促在这个小城市日复一日守着个平淡的工作混下去

导演:Byun Seung-Wook

主演:朴敏英 / 金艺纶 / 金东旭

上映日期:2011-07-07

这样的影片名字并没有感觉多大新意,与其说“看见死亡的双眼”,倒不如是直接翻译作“猫”来的更实际也更吸引人。

总结一下影片框架:心理或者身体有病的女主角出场---莫名其妙被鬼看上---开始追查真相背后的真相---扯出一个无比悲伤的关于死亡的故事---自我及鬼魂得到救赎---结束。按着这个套路来走的话,貌似看过的大多数韩国影片走的都是此道,《阿娘》、《传说中的故乡》、《鬼铃》、《粉红色的高跟鞋》、等等等等,因偶像剧走红的朴敏英似乎不适合恐怖片的气氛,瞪大眼睛并不足以诠释恐惧,很久没有当年看《蔷花红莲》、《老师的恩惠》、《女高怪谈》前几部的感觉了,那时候的死亡不是为了充数、那时候每一个人出场都有他们不可或缺的理由、那时候总有一个或多个亮点不断吸引着我、那时候的伤感都不是故事中的人流的,而是观众。

猫,这种优雅而傲娇、慎独而诡秘、温情而倔强、拒绝束缚、秉性叛逆、天生萌毒的夜行动物,其水晶球似的眼睛透射着凝视魂魄的灵光和闪烁着捏人心弦的锐气,作为死神的四脚代言人,留守生命驻扎现实世界的最后一分钟,随后悄无声音的离开,就像不曾出现过一样,用死亡抹去逝者属于生前的罪与罚,抵消人间的怨念,让平等的、不平等的、欠下的、骗来的、榨取的债一笔勾销!这是死神的职责,猫咪的特权,那双抛射着死亡光芒的双眼,透过静如止水的玻璃幕墙,彷如耀眼的太阳直视着每一个匆匆过往的行人,是否纯洁、是否肮脏、是否善良、是否该被带走,或许命中早已注定,或许只是猫咪的即兴发挥!

养猫需慎重,否则得罪喵星人后果很严重!
海报很有误导性,哪来的那么多血,那只猫的颜色也不对。
猫的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心。
基本上可以猜得到鬼的下一步走法,而且有好多东西没交代完,小女孩为什么要杀第一个女人呢
前面学日式恐怖氛围,最后又转化为韩片一贯的温情路子了。。。故事虽然是老套路但是确是很紧凑,其实还不错啦。。。
看这片的时候,我的猫正在我腿边磨蹭。剧情有点简单好猜,小女孩的妆容很像伊藤润二的漫画。养猫的会发现 有时候猫会无故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还真挺恐怖对的。
以貓為題材新穎、不錯。唯獨,缺少些恐怖氣氛。但,不為過是部精彩的恐怖片。值得一看。
这日子不疯才怪
关于猫的恐怖故事~
死了六个人,一个在电梯(经常带猫去美容的大妈),一个自己家(朴敏英的闺密),一个焚猫房(专门焚化猫的人),一个美猫间(朴敏英的老板),一个在家里(酗酒、暴力的大叔),一个小女孩(神经有点儿问题的婆婆的孙女)。故事我是这样理解的,小女孩意外死亡,然后将一种东西传染给了身边的猫,猫拥有了这种东西之后,逃了出去,然后谁收养了它,谁就会死去,是这样吗?.
还行吧...结局有点凄惨...可怜的娃...
悬疑多过恐怖啦~看最后看哭了,这是恐怖片啊~~~
所以我搜集了很多韩国恐怖片海报
猫咪本来就灵异 加上冤死的小女孩儿就更吓人了 好在好人有好报
朴敏英大银幕的处女之作,讲述素妍因幼年时的某个刺激得了幽闭恐惧症。成年后她成了一名宠物美容师,有一天,素妍准备给一只宠物猫做美容,却发现猫主人在电梯间了发生了意外。而目击整件神秘可怕事件的只有那只宠物猫。
小孩很象咒怨里那位。
动物也是有感情的,比人更真挚的感情。
真的很吓人。。。猫咪是灵异的生物。。。

导演: 拉里•查尔斯

主演: 萨莎•拜伦•科恩 / 肯•戴维蒂安 / 路奈尔•坎贝尔 /

上映日期:2006-11-03

如果不是在看票房评论时作者将《布鲁诺》与《波拉特》相比较的话,我可能都已经忘了这样一部怪异却又让人深思的电影。首先说它怪异完全是因为表现形式的另类,至少在3年前这样的风格很少见,将纪录片风格与恶搞故事相结合,关键是恶搞的是美国文化,并且还很不怀好意的把哈萨克斯坦的东西给拉了进去,让人哭笑不得。

其次影片很多东西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最终重要的就是本片很客观或者说很夸张的表现了两个种族文化的间的冲击(其实用夸张形容更好些),叫做“Culture Shock”。波拉特,一个哈萨克斯坦的记者,为了帮助国家进步而去美国学习他们的“文化”(为什么其他不学非要学习文化呢?这是一两个月能学到的吗?)。听起来就是一件很疯狂的事,然而事实上电影表现的比想象中的还要疯狂或者说低俗,(恶搞?)。只是和很多初见世面的傻小子一样,波拉特迷上了女明星帕米拉(至今保持着12次登上[花花公子]封面的纪录,可见其风骚程度),然后疯狂的想要穿过整个美国去到加州娶她为妻(好像老套的电视剧情节),并且天真的以为自己心中女神还是个处女(天哪,他居然还有如此想法,似乎看到这里就已经能够猜到结尾了)。

再回到影片,其实看看这种夸张的表演以及疯狂的剧情设置,确实表现出了美国地道的文化,并且影片从一个陌生人的角度去观察,去发现,在一次次出丑的同时确实对美国文化深层的揭露与讽刺。纽约街头的冷漠,美式幽默的做作(“Not”,真恶心的笑话),还有马术大会那场戏(反穆斯林热潮?自大?这就是911后美国人的表现?),以及路上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同性恋,女权,宗教狂热等),和最后波拉特以身试法的美国梦的破灭。

影片最后,波拉特在一切幻想都破灭的时候终于领悟到生活的真谛,然后说出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只不过回头一想,这是否又是在对老套电影剧情的讽刺?迎娶黑人妓女回家?然后开始更疯狂的仿美式生活?

听说好多片段是真实⋯⋯那可真绝了
屎尿屁,美国优越感爆棚。有一个好故事框架,直面文化鸿沟,却听不出道来。
不评论歌词的情况下,ED还是非常的赞的,有种莫斯科进行曲的感觉。
屎尿屁起飞,微纪录片的手法揭示了文明之间的巨大差异和共同之处:都有狭隘、愚昧、偏见……
在低俗和讽刺之间寻找一种文化平衡。
这片子实在过于强悍,以至于我都忘了什么剧情,满眼全是老哥俩在床上肉搏的画面;好吧很明显,,好看,足够了
没在大美的网络体系下看这部片子感觉还是很可惜的,因为老实说片子还蛮单薄,就是奇怪的人和奇怪的事的记录而已。所以回忆到《观照电影》里讲到的种种令人嗔目结舌的网络营销手段,还是觉得是因为自己期望抱的大了一点。至于剧情,用这种疯狂的方式反讽社会还能拿奖,在我大天朝就暂时先不要想了吧。
这个感觉搞的过头了点 没什么笑点 就一开始还有趣的
乡巴佬进城取经的快乐!
看得出是反讽,立意还是好的,虽然只给了6分。乐呵乐呵,不必较真。其实电影界需要这样的片子。
狠狠地讽刺了美国梦,然后狠狠地讽刺了哈萨克人,尽管显得很愚蠢。
这部异国友人探访美国记实在太”美“,科恩的比基尼扮相靓到不敢直视!
不错,全英文字幕看的,有的地方虽然没理解,但是也懂得电影所要表达的内涵。
就是来恶心人哈萨克斯坦的,这片子在该国绝对是禁的。至于片中笑点,实在无力,名气很大,名子很长,看影片很一般。
高级黑,黑了个遍
搞笑,颠覆,重口味,无节操
对美国梦、种族歧视、犹太人歧视、男权主义讽刺的很到位,是一部很有意思的扯蛋电影,片尾曲是亮点。
一方面此片很好笑,另一方面个人觉得此片玩笑开的有些过了。表面上对是美国梦的调侃和反思,实质上仍是一部很传统的美国梦电影,反而主人公在影片四分之三处的低潮拍得更加细腻和真挚。当然说穿了本片不过是一部喜剧片,观众笑了,它就成功了,过分纠结所谓文化歧视也没有必要。